装药、起飞、悬停、喷洒……近日,伴随着“嗡嗡”声,2台满载肥料的植保无人机在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板坪村上空连续作业。短短半天,便可完成300亩稻田的施肥任务。该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吴堂信望着这省心省力的农田“高效卫士”作业现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当下,正值春耕春管的关键时节,钦南区农户们不负春光,抢抓农时,用科技助力农业,保障辖区水稻增产增收。“一台植保无人机一次可播撒60公斤肥料,2.5分钟完成作业,工作效率是人工施肥的30倍。”钦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朱其美说。
科技赋能的春耕图景也延伸至经济作物种植区。在不远处的钦南区黄屋屯镇屯胜村委,翻土机正“唤醒”沉睡的土壤,开展甘蔗春耕复耕的甜蜜作业。
“我们将村里40亩复耕地平整出来,村委无偿承租3年用来种植甘蔗,待土地被育肥后再归还村民耕种。”屯胜村党支部书记方贵喜说,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截至目前,黄屋屯镇利用100余亩土地种植甘蔗,预计总产量达500吨,年产值25万元。
今年以来,钦南区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开展春耕复耕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以来,钦南区已完成种植春种粮食作物18.12万亩,其中早稻已种植10.09万亩,完成早稻播种任务100.1%。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