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尚亿种植专业合作社内机器轰鸣,随着首批标准化秧盘从智能化育秧流水线缓缓输出,标志着全县首个智能化水稻育秧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以“科技+农业”模式开启春耕生产新图景,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智能化设备“上岗”:效率提升百倍,育秧精度突破
在育秧厂房内,永福县罗锦镇尚亿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吕秉杰望着高速运转的育秧流水线感慨道:“设备先进效率就是高,出来的秧盘又快又均匀,今年准备大干一场!”据介绍,该中心占地2700平方米(含700平方米育秧厂房及2000平方米育秧大棚),依托自治区农机化转移支付资金引进全套智能化育秧设备,涵盖供盘机、播种机、供土机、叠盘机、码垛机等核心装置。其中,智能化变速器可根据不同稻种特性精准调节播种转速,播种均匀度、精度以及种苗成活率较传统人工均有显著提高。
图为永福县农机中心韦波主任查看水稻秧苗长势
设备产能数据亮眼,每小时可育秧1500盘,两间恒温恒湿催芽室单批次催芽能力达900亩,相当于传统人工效率的10倍以上。目前,中心已完成2.8万盘育秧,可满足1500亩稻田播种需求,在手订单量达4000亩,市场需求旺盛。
科技赋能春耕:从“人工育秧”到“智慧育苗”的产业升级
育秧大棚内,整齐排列的秧苗盘绿意盎然,智能化温控系统正根据实时天气自动调节棚内湿度与光照。作为永福县推进水稻机械化育秧的标杆项目,该中心的建成不仅实现了育秧环节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更通过“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技术”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一站式”育苗服务,有效解决传统育秧周期长、成活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图为永福县农机中心韦波主任查看新设备作业情况
近年来,永福县将水稻机械化育秧作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升单产水平的关键抓手,累计建成2个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尚亿合作社同步推进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项目(总投资174万元),更是以育秧中心为核心,整合良种繁育、技术培训、订单农业等功能,形成“育、种、销”全链条服务体系,预计带动全县水稻种植机械化率提升15%。
政策护航产业:夯实粮食安全“耕”基
“育秧中心的投产,既是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实践,也为全县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永福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持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力争2025年实现水稻机械化育秧覆盖率突破60%,以科技赋能端稳“中国饭碗”。
图为永福县农机中心韦波主任在育秧中心调研指导工作
当前,正值春耕关键期,永福县各育秧中心开足马力,以“机器换人”跑出春耕生产“加速度”,一幅“科技兴农”的壮美画卷正在八桂大地徐徐展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