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晨,博白县蓝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阳光洒在一排排整齐的农机上,庞文彬正仔细检查着一台即将启程的收割机。他的手机不时响起,电话那头是农户急切地询问收割机何时能到。“放心,我们的‘铁牛’已经在路上了,会按时到达开工!”庞文彬笑着回应。
这是庞文彬的日常,也是他一生为农的缩影。从一名普通的农机手到全国二十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他用30多年的时间,将一个小小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标杆,带领乡亲们走上了机械化、智能化的农业新路。
农业需要新农人。
1992年,中专毕业的庞文彬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毅然投身农业领域。2008年,他创办了博白县蓝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启了现代农业的探索之路。合作社现有社员33名,其中技术人员12名,拥有农机具79台套,包括大型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无人飞机和烘干机等,大部分装备了农用北斗终端监测仪,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庞文彬的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烘”全程机械化服务,还积极探索代育秧、代机耕机插等新模式,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2022年,合作社为农户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面积达93.77万亩,机收面积5.47万亩,飞防1.8万亩,烘干稻谷5000吨,为农民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机的效率。
荣誉加身,初心不改庞文彬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6年,他荣获“广西跨区作业十佳能手”称号;2012年,合作社被评为全区30强农机合作社;2013年,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5年,被评为玉林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23年,合作社被评为广西十佳农机应急救灾保障服务组织。2024年,他荣获全国二十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庞文彬对农业的执着与坚守。他说:“农业是根本,农机是未来。我一生为农,无怨无悔。”
庞文彬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合作社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合作社还多次配合市、县级政府举办春耕春插现场会,推广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庞文彬的带领下,合作社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益,还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探索了新路子。2024年,合作社建设的育秧、插秧工厂投入使用,全年育秧、插秧面积达到1万亩,让农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希望。
培养新农人,传承农业梦。庞文彬深知,农业的未来在于人才的培养。他的弟弟庞广才在合作社工作,2023年荣获广西农机技能大赛第一名,并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三等奖。庞文彬还积极组织社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他说:“农业需要年轻人,需要新农人。我希望通过合作社的平台,培养更多懂技术、爱农业的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庞文彬走进田间看稻谷长势。
一生为农,无怨无悔。从一名普通的农机手到全国示范社的理事长,庞文彬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为农服务”的初心与使命。他的故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也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庞文彬常说:“农业是我的根,农机是我的梦。我一生为农,无怨无悔。”这句话,不仅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对农业的深情告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