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在蔗田上喷洒农药
近日,在百色市德保县燕峒乡一块甘蔗田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在盘旋,细密如雾的农药雾剂洒向每一株挺拔的甘蔗苗。
“以前人工喷药,30亩地得雇5个人干3天,光工钱就花1500元,还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蔗农黄大哥站在田埂上感慨,“现在无人机1小时就干完了,每亩成本才20元,药水还省了近三成!”
近两年,种蔗变得轻松,离不开科技“新帮手”——植保无人机。植保无人机相比传统的人工方式,喷洒用时少、效率高、受地面环境限制较小,不仅促进了肥料、农药的减量增效,还为甘蔗收获稳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甘蔗是德保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却长期受困于山地耕作人力成本高、人工管理耗时高、运输损耗高、产业效益低的“三高一低”瓶颈。破除瓶颈,唯有向科技借力。
近年来,德保县在科技赋能农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作业补贴政策。根据相关规定,购买植保无人机的农业企业或个人,可享受因无人机的型号、性能等因素划分档位而获得不等的补贴金额。组织开展无人机植保的相关主体也可获得相应的补助。政策的优势极大地促进植保无人机在当地的推广应用。
“我们将紧抓甘蔗植保关键时期,以早计划、早行动推动糖料蔗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甘蔗产业真正成为群众的‘甜蜜事业’。”德保县农机中心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植保无人机已服务德保县的2.5万亩甘蔗田,覆盖超七成的种植区域。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