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骄阳炙烤着桂平大地,桂平市南木镇的稻田里却翻涌着金穗飘香的喜悦。连日来,南木镇各乡村的早稻陆续进入收割期,田间地头多台联合收割机纵横驰骋,轰鸣声与稻谷的沙沙声交织成一首丰收交响曲。与此同时,育秧厂内新绿吐翠,烘干厂里热浪蒸腾,一幅“夏收、夏烘、夏种”的农忙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生动铺展。
颗粒饱满在稻穗。
“今年早稻湿谷亩产1380斤,比去年多了60斤!”7月8日,桂平市南木镇辛金灿家庭农场负责人辛金灿一边忙着指挥收割机一边指着满载稻谷的货车笑容满面。据了解,该农场今年种植了350亩早稻,涵盖优质杂交水稻等多个高产品种,尽管今年春旱揪心,但这稻子长势一点没掉链子。依靠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打出的深井持续灌溉,该农场在3月20日顶着干旱完成插秧,如今早稻多收的这2.1万斤粮,正是政策及时雨浇出来的抗旱保产所取得的实效。
收割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
南木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家全在收割现场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今年全镇早稻种植面积稳固在5.3万亩。尽管去年亩产已达550公斤的高基数,但综合测产与收割实况,今年平均亩产预计突破580公斤!”这一逆势上扬的曲线,凝聚着全镇对抗旱保粮的坚定决心与科技赋能。
卸货装车。
面对早春严峻旱情,南木镇打出稳粮保收组合拳。技术护航到田头,农技专家全程蹲点,为育秧、水肥、防病等提供精准到田的技术方案,化身农户“田间智囊”。水利命脉保畅通,科学调度金田水库、皮塘水库开闸放水,汩汩清流润泽3.5万亩“解渴田”,筑牢抗旱生命线。机械强农提效能, 全程机械化覆盖插秧、收割环节,全镇97家合作社联动发力。工厂化育秧车间马力全开,目前,全镇已完成晚造秧苗5万盘,全年计划突破20万盘。
在南木镇龙云农机专业合作社,烘干车间里热气腾腾。进料、加热与干燥、水分检测、出料、除尘……一套流程下来,湿漉漉的稻谷很快变成干燥的成品粮。该合作社负责人刘志成介绍,去年烘干量达7000吨,今年预计突破8000吨,仅今天就接到150吨订单。据悉,目前全镇已抢烘新粮300余吨,确保颗粒归仓。
稻谷归仓时,新秧已茁壮。当金灿灿的稻谷还在烘干线上翻滚,南木镇天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育秧流水线已孕育着下一季希望。工人们熟练地培土、浸种、摆盘,翠绿的秧盘层层叠叠,静待奔赴晚造战场。
从抗旱深井涌出的清泉,到金田水库奔腾的灌溉渠;从收割机卷起的金色稻浪,到烘干厂升腾的白色蒸汽;再到育秧棚里蔓延的新绿,南木镇以“旱年丰收”的硬核答卷,书写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也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