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走进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龙眼村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映入眼帘,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株。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脱粒、清选……在农机手操作下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的工夫,金灿灿的稻谷倾泻而出,迅速将路旁的运粮车装满,呈现出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
收割机在田间抢收稻谷。
“这几天,受连续降雨天气的影响,发现有不少掉在田里的稻谷已经发芽了。再不增加收割机数量,恐怕时间就来不及了。”种植大户李柳宁一边注视着天边聚拢的云层,一边和农机操作手沟通。
过了十多分钟,又一辆载着收割机的卡车驶到田间。李柳宁说:“这里将近有300亩的水稻,要在三四天内收割完,两台收割机肯定不行,现在多增加一台,每小时可多收8亩,效率相比传统人工提高了数10倍。”李柳宁告诉记者,今年钟山县在回龙镇新投入使用了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帮助他解决了稻谷晾晒烘干的问题。
收割机将稻谷向运粮车输送稻谷。
据了解,该中心建设有粮食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可达180吨。“有了农业机械化加持,只要当天不下雨,我们就可以放心联系开收割机的农机操作手到田间作业,并将稻谷运往烘干中心及时烘干保存。”李柳宁说。
运粮车正在将稻谷运到粮食烘干中心的指定区域。
记者来到钟山县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只见一辆辆装满稻谷的运粮车,有序地进行过磅、称重,并将水稻倾倒在预备烘干区。在水稻倒入谷物烘干机前,该中心负责人黄富强都会对每车稻谷进行抽检,并根据水分含量,计算所需的烘干时间。
工人正在卸粮。
“提前设定烘干时长、目标含水率等参数后,启动设备即可实现自动化烘干作业。”在高达十多米的大型谷物烘干机前,黄富强认真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并向记者介绍屏幕上参数的含义。“这是我们今年新购置的3台大型谷物烘干机,智能化程度高,三个人便可以让中心运转,而且烘干能力明显提升,单批次达到了90余吨。”
黄富强正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黄富强介绍:“以前自己和周边的种植大户都是将稻谷拉去公安镇、石龙镇,甚至去平桂区的望高镇烘干,排队时间长,运输成本也高。现在有了烘干机,方便多了。”
此外,黄富强还为当地的种植大户提供小麦、玉米、稻谷烘干等社会化服务。“目前,已经完成了700多吨的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接订单中。”黄富强帮种植大户烘干,价格也比市场上便宜一些。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计划建设育秧、烘干、仓储及加工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单季育秧能力2000亩、单批次烘干能力90吨、粮食储存容量400吨以及日加工能力20吨,将有力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钟山县紧密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大力推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已发展到24家,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21.28万千瓦,拥有动力机械18675多台(套),年均服务作业面积超过36.58万亩,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7.96%。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