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中心

玉林市兴业县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项目案例

2025-09-15 08:3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作者:农娟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一、基本情况

广西兴业稻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4月注册成立,总部设在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沙塘村,2024年实施建设兴业县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现拥有工厂化育秧生产线1条、稻谷烘干线2条16(台)套、大米加工线1条2套、米粉生产线1条7套等设施设备,建成工厂化育秧厂房1200多平方米,稻谷烘干厂房4000多平方米,仓储容量440吨,大米加工厂房3500多平方米,米粉生产厂房6500平方米。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夯实产业基础上,积极发挥当地资源和自身优势,拓展粮食生产产业链价值链,利用全程机械化全力培育出优质大米和米粉品牌,生产的“桂兴稻泽”“沙塘金粒”大米和“寮峰”米粉品质过硬,深受消费者喜爱和社会各界好评,是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玉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二、经验做法

(一)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结合当地水稻种植区域分布,按照生产适用、交通便利的要求建设育秧、烘干、仓储和大米加工一体化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和11000多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为县内外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面积42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水稻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为下一步实现本区域内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大米和米粉加工产业打下了基础。

育秧中心

烘干中心

仓储中心

大米加工中心

(二)延伸粮食生产产业链,打造优质产品品牌

充分发挥当地盛产优质沙塘米,蒲塘米粉历史悠久的优势,将发展目光聚焦到附加值更高的大米和米粉加工产业、注册“桂兴稻泽”“沙塘金粒”大米品牌及“寮峰”米粉品牌,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从水稻生产到大米、米粉加工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中,“寮峰”米粉通过绿色食品、广西扶贫产品、香港优质“正”印认证,获得专利授权6项,被评为“广西好食材上榜品牌”及军供放心粮油产品荣誉称号。

(三)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扩大产业发展成果

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户)”模式,与蒲塘镇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合作经营,仅米粉销售一项年增收30多万元,受益脱贫户1360户。以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为核心,组织农户发展优质水稻种植、稻谷回收、稻谷烘干等“订单农业”,有效带动周边农户(脱贫户)种植优质稻14400多亩,年产优质稻8000多吨,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公司还吸纳14名脱贫户就业,助力增加家庭收入。

公司生产的不同类型米粉

三、取得成效

(一)经济效益

沙塘米和蒲塘米粉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极好,带动农民种植优质稻,随着米粉市场需求增长,经济效益可观。公司年加工蒲塘米粉1800多吨,年销售额1200多万元,税后利润110多万元,帮助1300多户脱贫户年增收30多万元。此外,标准化生产流程可使原料损耗率降低25%,半干法工艺通过优化碾磨参数,米粉产率提升至96.8%—97.2%,较传统工艺提高1.6%—1.7%,以每年1800吨产量计算,可节约粮食约30吨。

(二)社会效益

蒲塘米粉历史悠久,公司生产的蒲塘米粉被评为“广西好食材上榜品牌”及军供放心粮油产品荣誉称号,公司被评为广西米粉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提升了本地特色产业品牌知名度和兴业县良好形象。通过与脱贫户合作经营米粉加工产业,发展“订单农业”等形式,有效带动周边农户(脱贫户)运用机械化技术种植优质稻14400多亩,还吸纳14名脱贫户就业,既能进一步拓宽农户(脱贫户)的增收渠道,又能带动当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助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步伐。

(三)生态效益

传统水磨法生产1吨米粉需消耗5—6吨水,且产生4—5吨COD浓度为2000—4000mg/L的废水,而采用半干法工艺仅需0.15吨水,节水率超过97%,水资源消耗显著降低,且完全避免废水排放,COD污染削减率达100%。公司引进机械化生产线后,将米渣、稻壳等副产物转化为饲料或生物质燃料,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避免了废渣产生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