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浪飘香。10月13日,在桂林荔浦市修仁镇323国道沿线的水稻种植基地,两台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在金黄稻田中穿梭作业,切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不到1小时,8亩稻田的稻谷便完成收割,随即由农用运输车转运至附近企业的烘干中心,开启后续加工流程。

联合收割机高效作业现场
走进该烘干中心,两台机械化、智能化粮食烘干机持续运转,每日可烘干稻谷92吨。经烘干处理的稻谷,通过传输带直接输送至仓储中心暂存,随后转运至加工中心。加工环节中,高效智能化碾米机精准作业,每天能产出20吨袋装成品大米,实现从田间稻谷到餐桌大米的高效转化。

收割下来的稻谷通过机械快速传送到转运车上
如今,修仁镇稻谷生产加工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覆盖。从前期的大功率旋耕机深耕土地、工厂化集中育秧,到中期的新型高速插秧机栽插、大型除草机田间管护、多功能智能植保无人机精准杀虫施肥,再到后期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割、智能化设备烘干仓储与加工,全流程告别传统人力主导的生产模式,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种植加工成本,为稻谷产量提升、品质优化筑牢了坚实基础。

智能谷物烘干中心正在将转运来的稻谷进行烘干

智能化仓储及加工中心
从过去“人力为主、小型农机辅助”的生产格局,到如今“大型化、大功率、自动化、智能化农机普遍应用”的现代农业图景,修仁镇以农机装备升级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让现代化机具成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当地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