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中心

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① | 构建甘蔗高效机收体系 打造一小时机械化服务响应圈

2025-10-24 08:4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作者:黄云艳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摘要:为破解传统甘蔗产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等发展瓶颈,柳州市柳江区农机中心以“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为战略导向,利用农业项目资金,着力打造高效机收推广应用基地,构建“收割—运输—除杂—进厂”全链条甘蔗生产分步式机械化收获作业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甘蔗生产现代化样板。柳江区共建成糖料蔗高效机收推广应用基地13个,其中优翔农业科技公司(百朋镇琴屯村)率先实现单榨季机收量突破万吨,达到1.4万吨,树立行业标杆。

一、基本情况

柳州市优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整,公司建设有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位于百朋镇琴屯村琴屯屯,占地面积2383平方米,公司成员有13人,包括5名管理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负责运营、财务等),其余8名为一线生产骨干,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部分核心骨干员工甚至超过20年,有丰富的甘蔗种植管理经验。公司有独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及财务核算制度,具备完善的生产种植管理规程,公司年经营收入600万元。

三年来,公司构建成“四大核心能力”:一是购置先进适用装备,基地配备4大类21台专业设备,包含国内首款丘陵自适应割堆机、智能杂质分离系统,形成日收割50亩、日处理200吨的标准化产能;二是搭建专业高效服务团队。在团队核心骨干成员对当地气候、土壤特性、甘蔗生长习性、常见病虫害及传统应对措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操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培训和实践考核,成功实现团队从“靠经验”到“靠技术”的升级。三是搭建立体服务网络,依托950亩自营示范基地,辐射周边4镇47个村屯,服务面积超1万亩,构建“1小时机械化服务响应圈”;四是构建数字管理中枢,实现人、机、蔗田数据云端联动,设备利用率提升65%。

二、经验做法

以分步式机收“人工砍或割铺(堆)→集运→集中除杂→入厂”的模式开展甘蔗机收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建设机棚库、购置先进设备,优化配置(割铺机、田间收集搬运机、甘蔗装载机、除杂设备、运输车等)、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收获服务能力。

(一)构建“1+2+3+5+1”作战体系。

通过构建割堆机1台+精英砍工队2支(持证操作员占比100%)+智能甘蔗装载机3台+北斗导航甘蔗收集搬运机5台+除杂设备1套,实现人机协同战术。运用宽行距(≥1.2m)地块100%机械收割,复杂地形“先导式人工开道+机械跟进”模式,作业周期压缩至9.6天/千亩,较传统模式提速4倍。割铺(堆)作业每天平均可收割甘蔗15亩/台以上,甘蔗除杂系统设备除杂平均150吨/套以上,工作效率是传统人工收割的30倍以上。

(二)“代加工+一条龙”模式激活产业潜能。

首创“甘蔗收割服务包”:农户可选择全托管150元/吨(砍装运一体化)或半托管90元/吨(机械+人工组合)开展收割服务。一体化模式通过“30+15+15+90”阶梯计价(砍收30元/吨+抓机15元/吨+运输15元/吨+除杂90元/吨),由蔗农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服务模式,2024/2025榨季公司通过代加工经营模式开展甘蔗机械化分步式收获作业,与蔗农签订机收服务面积约3500亩,促进甘蔗机收效率,提升柳江区机收水平。

(三)搭建服务组织和糖企合作桥梁。

争取到凤糖集团柳江制糖公司全力支持分步式机收工作,给机收蔗进厂和砍运票的发放开设通绿色通道,优先进厂、优先检测、优先入榨;享受糖厂“应收尽收”承诺,高峰期每日确保150吨以上收购配额,减少了机损率;同时享受5%以下含杂率扣减优惠。

(四)各作业环节所用机具介绍。

环节一:甘蔗收获

宽行距(≥1.2m),地势平缓、甘蔗倒伏显著的地块,丘陵自适应割堆机通过圆盘割刀将甘蔗割倒后,利用夹持装置和集(卸)蔗装置将甘蔗进行堆放。

丘陵自适应割堆机在田间作业

环节二:甘蔗田间收集转运

利用带抓手的自走式甘蔗田间收集搬运机将整杆形态的甘蔗在田间进行收集,并转运到除杂中心。

甘蔗田间收集搬运机在田间与除杂点之间来回作业

环节三:甘蔗集中剥叶除杂

除杂设备基本由喂入装置、切段装置、剥离辊除杂系统、除杂风机、出蔗装置等部件构成,利用甘蔗装载机进行喂料,除杂方式为机械剥离+风选。喂料需平顺,控制好除杂风量,每小时处理量可达20吨以上。

甘蔗除杂设备正在作业

三、取得成效

(一)机械装备升级,提升经济效益。

以帮蔗农代加工经营模式开展甘蔗机械化分步式收获作业,可获利润20元/吨,作业补贴30元/吨,2024/2025年榨季实现甘蔗除杂14000吨,经营获利70万元。

蔗农以机械化分步式收获方式收获,支出作业服务费150元。以人工方式收获,支出人工费190元。(砍130元/吨,搬运30元/吨,麻绳5元/吨,装载25元/吨)分步式机收可节本增效40元/吨。

(二)重构甘蔗收获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一方面培育“三新职业群体”,新获农机手资格农民62名,转型设备维护技师28人,组建甘蔗运输合作社15人,实现人才振兴。另一方面创新“农忙共享用工”模式,实现产业融合:与周边果蔬基地错峰调配劳力,农民年均务工收入达4.2万元,较纯务农提升217%。

(三)延伸绿色价值链,实现生态振兴。

开展甘蔗分步式机收,蔗叶集中收集打捆,减少田间焚烧,年蔗叶离田3000吨;提高蔗叶的综合利用率和增加农作物副产品附加值,亩均增收80元,推动乡村绿色发展;将蔗叶带离蔗田,有利于宿根蔗出苗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从源头上解决病虫害问题。

(四)发挥引领作用,助力区域发展。

目前,柳江区已在穿山、百朋、成团等镇建成甘蔗分步式高效机收基地,基地周边蔗农采用机械化收获,辐射进德、土博等乡镇。2024/2025榨季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率达15%,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当地蔗糖产业的整体升级。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