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是全国蔗糖基地之一,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约有30.3万亩,绝大多数人都种过甘蔗。在农技发展的今天,武宣县率先引进“双芽脱毒健康蔗种生产线”,给蔗农们带来“惊喜”。
3月17日,在武宣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场很热闹,30多位村民正在忙碌着,有剥蔗叶的、有整理筐子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甘蔗双芽段健康蔗种生产线”。首先,村民们从备料车上将蔗种拿起,放入切割机,按设定好的长度(每段20-25cm)切种,同时把坏芽、死芽、虫芽剔除掉;然后用标准筐装好蔗种(400-500芽/筐);再用药剂进行包衣处理(消毒),双芽段健康蔗种加工就全部完成了。
据了解,双芽段健康蔗种主要针对甘蔗健康种茎生产水平不高、自留蔗种质量良莠不齐、甘蔗下种量大,种植效率低,发芽率难以保证等甘蔗种业繁育 “卡脖子”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双芽段健康蔗种用包衣处理,具有杀菌、杀虫、促生根、抗倒伏等优点,发芽率90%以上,苗粗苗壮根发达,有效茎数多,产量比传统种植增产0.5吨-1.0吨/亩;同时,生产的双芽段健康种茎长度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机械化种植效率,机械化种植40-45亩/天,比传统种植人均效率提高25倍以上,减少种植成本140元/亩;另外,双芽段健康蔗种大大减少用种量。传统种植用种量为1吨/亩,采用该技术用种量为0.25吨/亩(3500-4000芽/亩),仅为传统用种量的1/4,可以大大减少种植成本。
“我家里面种有50亩甘蔗,以前下甘蔗种一亩约要2000斤,今天来买双芽段健康蔗种,一亩才要下550斤,后面种植的时候,还有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前来购买蔗种的二塘镇朗村村民覃泽就开心地说。
合作社负责人向小编介绍,蔗种加工流水线于今年刚建成,2月26日开工,加工的蔗种购于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甘蔗健康种茎标准化加工厂。目前,该公司只有一条蔗种加工流水线,一天工作8小时,可以提供约80亩蔗地使用的蔗种,完全不能满足蔗农需求,公司准备再建2-3条蔗种加工流水线。
双芽段健康蔗种的应用及推广,可以实现甘蔗健康种茎订单式、批量化、标准化生产,使甘蔗用种由传统的农民自留种向专业化供种转变,加快甘蔗种业产业化进程。
据武宣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德宝介绍,继2021年甘蔗高效机收基地成功创建后,该县农机中心接续指导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甘蔗耕种备种方面下工夫,本着节约、高效、高产的原则,充分利用博盛合作社机库棚蔗种机械生产流水线,为全县广大蔗农提供健康、优质的脱毒甘蔗种茎,带动全县蔗种生产实现数字化和机械化。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