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在福绵区新桥镇富硒水稻基地输送稻谷。
福绵区新桥镇成片的富硒水稻。
记住乡愁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
在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新桥核心区生态富硒水稻种植基地,600多亩富硒水稻已经成熟,黄澄澄的稻田就像一块金色的地毯。连日来,4台收割机在这里忙着收割水稻,奏响了丰收的喜悦乐章。
这是福绵区振兴乡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3个富硒优质稻核心示范区之一。“现在收割的是优质富硒水稻,每亩地收成450公斤左右,比早稻高出75—100公斤,预计总收成25万多公斤。”劳务承包方广西吉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孙日刚话里透着喜悦。
农田里,收割机一路欢歌,把稻谷输送到货车上,再把秸秆打碎还田。稻谷经加工包装后,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销售,年销售富硒大米约100万公斤,开创基地优质稻米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新格局。
2020年,福绵区获首届“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奖。如何把硒资源变硒产业呢?对此,福绵区优先发展富硒优质水稻,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福绵区振兴乡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率先启动示范种植计划,流转约2万亩土地作为富硒农产品种植示范点。现在,该公司约5000亩富硒晚稻全部采用现代机械化农业作业,大力打造“优质稻+富硒”大米品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