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专栏 > 政策法规解读

从2020年中央1号文件观察农机化发展形势

2020-02-12 18:00     来源:知谷自媒体作者 房毅     作者:知谷自媒体作者 房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编者按

2月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2020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连续第17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可见“三农”问题依然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解析农机行业发展机遇,农业机械杂志社组织业内人士对中央1号文件涉及农机部分进行解读。。

立春刚过,2020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就如期而至。尽管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但1号文件的发布对农机人来说是一件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连续第17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三农”依然是重中之重。

文件从27个方面对今年工作进行部署,聚焦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这两大重点任务。

笔者粗略梳理,其中有5个方面直接提到了“农机”和农机化相关职能,虽然比重不大,但是更能衬托出这几个方面的重要性,字字千钧,而且很多内容都是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可见是今年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工作、核心任务,需要引起行业重视和关注。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农机购置补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宜机化改造、农机化金融政策和农业设施等。

与农机化直接相关的内容

有“农机”字眼,与农机化发展紧密关联的几个条款。

1.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

原文:(二十三)优先保障“三农”投入。调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

观察:农机购置补贴是农机行业最为关心、关注的事情,也是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核心和基石,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政策,并将长期、深刻促进我国农机化和农机工业的发展。根据中央1号文件,今年的补贴政策可以归纳为“稳、调、放”。

一稳。在前不久召开的2019年农机化形势分析会上和2020年农机化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张兴旺连续两次提出要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指出“对稳定实施这一政策的态度应该是坚定不移,需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这一政策,而是如何实施好这一政策”。可见“稳”仍然是今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核心要义和实施主线。

二调。关于“调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发布了《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2019修订)》,补贴品目由原来的137个增加到146个,增加了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翻堆机、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有机肥加工设备等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

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今年补贴品目应该还会增加,各省也发出通知让各地上报新增品目建议。笔者认为主要是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机化转型发展重点任务,围绕农机化发展面临“三多三少”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方面进一步强大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机具补贴资金占比虽然较小,但增长势头明显。其中农产品初加工机具补贴资金用量近3年翻了一番。

三放。“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是在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农机化发展地域差异性较大,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的差异,农业大省和工业大省的差异,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异等。农机化发展千差万别,全国一个步调确实行不通。

其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管理权限一直在放和减。2011年取消补贴目录,2014年取消推广目录,2015年14种产品不再要求部级推广鉴定,2015年补贴归档由全国下放各省,2018年通用类品目最高补贴由原来的83个减至20个。

2019年,黑龙江、安徽等省针对拖拉机产品,在补贴归档参数中增加了K值,受到广大农机企业的欢迎,这是发挥省级自主权的表现和作用,可以进一步认真总结。这些权限的放和减,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方便补贴操作,推动政策优化。

中央1号文件关于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笔者认为无外乎以下3个方面。

一是政策制定:补贴范围、补贴额度、补贴资质、新产品补贴。二是细化管理:投档归档、系统维护、补贴申领、补贴三合一、资金兑现。三是强化监管:规范管理、日常监督、违规处理。同时,下放管理权限也要防范各省政策差异性风险和问题,需要加强指导和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是2018—2020补贴周期的收官之年,补贴资金没用完能否延续到下一周期,补贴资金用完了已经报补的产品来年是否可以继续享受,补贴投档产品在下一个周期是否直接延用等问题,可能和2019年不太一样,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关注。

2. 关于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原文:(十三)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广黑土地保护有效治理模式,推进侵蚀沟治理,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观察: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推广了10多年,今年再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而且指向很明确,主要针对东北地区。

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背景:

一是高层关注。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二是重要性。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北大仓”,东北地区在全国农业版图中举足轻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

三是形势严峻。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形成极为缓慢,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cm厚的黑土层需要200~400年。全球黑土区仅有3片,分别位于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我国东北平原。

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黑土区耕地长期透支,地下水超采严重,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黑土变“瘦”了、“薄”了、“硬”了。

2019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东北黑土地保护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是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一次总动员。

2020年是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第一年,年内目标是力争达到266.7万hm2(4000万亩),到2030年总面积预计达到1666.7万hm2(2.5亿亩)。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文章中指出,要扎实推进5大治理修复措施。

一是推进有机肥积造利用,大力推进秸秆粉碎深翻还田、覆盖免耕还田、过腹转化还田,有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积造施用有机肥。

二是推进耕作层深松深耕。鼓励购置大功率拖拉机和深松深耕机具,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示范,因地制宜推广少免耕、深松深耕等技术。

三是推进轮作试点和粮改饲。推广玉米与大豆、杂粮、薯类、油料作物等轮作。

四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行机械化精准施肥喷药,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五是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在东北黑土区大规模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加大土地平整力度。

笔者认为这些政策措施对农机的影响主要包括,利好机具:大型拖拉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翻转犁、秸秆还田机、秸秆全量还田(碎混还田)机。秸秆还田多了,离田就少了,是否会影响东北地区捡拾打捆机的销售,目前还不好估计。

3. 关于宜机化改造

原文:(二十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

观察:“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已提倡多年,一直在推进,是符合农机化发展趋势和历史潮流的,必将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无人化农业预计也不再遥远。

“农田宜机化改造”首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重要程度和意义不言而喻。当前,从区域分布看,平原地区机具补贴资金占比由2012年的52%提高到2018年的70%,而丘陵山区占比则由48%下降到30%,这表明丘陵山区农机“不能用、不好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重庆等地区宜机化改造的成功实践证明,农田宜机化改造是丘陵山区实现机械化的必由之路,主要捷径,唯一出路,也是最紧迫的任务。2019年,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已经提上重要议程,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是首个全国性的宜机化工作白皮书,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注入宜机化元素,为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提供重要技术规范。在全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专家组成立大会上,张桃林副部长发表重要讲话。

这些都证明农田宜机化改造正越来越重视,步伐也越来越快,而且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农机化水平将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4. 关于农机化金融政策

原文:(二十三)优先保障“三农”投入。推动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

观察:目前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各类经营主体闲置资金不足,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都是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资产,占用资金较多。如果这些资产不能有效盘活,则影响经营主体的资金链,影响资金有序流动,农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无法根本解决。

农机抵押贷款主要是解决贷款没有抵押物造成“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对大型农机进行产权登记,相关社会金融机构根据原价和使用年限给出合理估值,各类金融机构要对大型农机作为担保物充分认可和支持。

另外,四川、江西等省正在试点农机购置补贴综合奖补、以奖代补试点,开展购机贷款贴息等金融扶持政策,促进金融支农政策与农机购置补贴有机结合,目的也是进一步发挥补贴资金的撬动作用,拓展补贴政策的应用途径,激发补贴资金的支农作用,加强对农民购置农机的金融信贷支持。

5. 关于农业设施

原文:(二十四)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

原文:(十六)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对其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观察:这两条都是支持农业设施建设的具体举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地蔬菜保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进一步体现了农业“压舱石”的作用和地位。农业生产、农机作业的建设用地问题也是当前的难点。

中央1号文件明确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辅助设施用地纳农用地管理,并且可以使用耕地,极大解决了用地难、用地贵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坚决取缔违规建设的大棚房,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正规、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用地。

该政策不仅解决了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移动农机的库房用地问题,也解决了大型固定农机设备安装用地的难题。比如很多合作社烘干机、烘干中心的安装用地,养殖场畜禽废弃物设备建设用地、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用地,果蔬烘干机、大型保鲜冷库建设用地,农产品初加工设备用地等,也将利好这些农机产品的销售。

与农机化延伸相关的内容

虽然2020年中央1号文件直接与农机相关的文字不多,但是要认识到农机化为“三农”发展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和物质装备支撑,应该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局观察农机化的发展趋势。

1. 关于稳定粮食生产

原文:(十四)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保持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观察:种植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点,也是农机化的主要服务对象,曾经是农机化的主战场,也是各类农机生产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拖拉机、收割机等补贴资金占比一直都在60%以上。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农机工业运营情况指出,自走式轮式谷物收获机18532台,同比增长19.71%;玉米联合收获机22367台,同比下降4.62%;履带式水稻收获机53969台,同比下降19.15%;半喂入水稻收获机3258台,同比增长63.23%;压捆机同比增加10.68%;插秧机同比下降5.07%。

虽然农机工业运营情况不容乐观,但是与粮食相关的农机总量和基数还很庞大,其他小众农机不可撼动,而且今年继续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总体还是比较可观。

而且随着生猪生产进一步恢复,玉米等原材料也将迎来利好。随着国人饮食结构变化,传统大米经济效益下降,有机大米、品牌大米效益高、品质好,正在快速提高,半喂入水稻收获机或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2. 关于恢复生猪生产

原文:(十五)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观察: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猪肉价格不仅影响老百姓生活,也影响经济运行。一方面猪肉是国计民生,猪肉价格高,老百姓生活质量下降,影响社会稳定。二是猪肉在中国老百姓食物链中位置极为重要,猪肉价格对物价水平(CPI指数)影响很大。

2019年猪肉价格上涨较快, CPI连续4个月都在3%以上。2019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其中猪肉价格上涨97.0%。生猪稳产保供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需要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生猪生产。

猪粮安天下,可以预计,生猪生产机械装备将会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发布《关于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支持生猪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过去我们对生猪养殖机械关注和涉猎不多,笔者认为今年这些产品将一进步落实落地落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同时也要破解大型成套、自动化养殖设备的鉴定和补贴难题,从单机补贴向成套补贴、购机补贴向项目补贴转变。

3.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原文:(十三)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观察:绿色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农机化发展的主旋律,文件中提到的农机包括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高效植保设备、水稻侧深施肥设备、有机肥加工设备、残膜回收机、捡拾打捆机、秸秆发酵制肥机等,或将迎来利好。这些产品也基本都在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内。

4. 关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原文:(十四)稳定粮食生产。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

观察:农机是农业生产服务的主要工具,是农资、农事的纽带和桥梁,没有农机,农业生产服务无从谈起。很多农业合作社都是由农机合作社转变而来的,很多理事长以前都是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手。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是当前农机化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新模式、新载体,是引导小农户融入大生产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需要与时俱进,强化空间拓展、模式创新,注入时代新内涵。

结束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农业生产关乎夏粮产量,也关乎全年粮食生产的主动权。“农时不等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2月5日,胡春华副总理强调,切实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工作。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夯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农业基础。

农机人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播,贡献农机人的时代责任和历史担当。



相关链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